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其中央集权的帝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天子,秦始皇的龙袍自然也是第一件龙袍。然而,这第一件龙袍却不是人们惯常以为的黄色,而是玄色。
那么,谁是第一个正式穿黄色龙袍的天子呢?话说秦朝国运短暂,二世而终。代之而起的汉朝,龙袍起先也不是黄色。
根据五德终始论的逻辑,汉取代了秦,应该是土克水的体现,所以汉是土德,要崇尚黄色。然而,也许是因为焚书坑儒导致五德终始论不能有效流传而使刘邦没能接触到,也许是因为“刘项原来不念书”而使刘邦基础就不知道有这套工具,总之建设汉朝以后刘邦牢记自己号称是赤帝之子来吸引大家随着他造反的故事,所以到处体现出尊崇赤帝、尊崇红色的样子。龙袍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物件,固然也做成了红色。
到了华文帝刘恒的时候,有大臣挑起关于国运的辩说。一个叫公孙臣的人对华文帝进言说,汉朝其实应该是土德,马上就会有黄龙现身昭示这一点。但丞相张苍阻挡,说汉朝明显是水德,黄河决口就是证明。
华文帝是个好好先生,对双方的言论都不置能否。效果,到了第二年,果真有黄龙泛起于某地,许多人都看到了。华文帝以为这是上天给的警示,不重视不行了,于是召集一批文士“申明土德”,并决议修改历书和服色。汉武帝刘彻即位以后,正式认可秦朝是水德,汉朝是土德,颁定《太初历》,纠正朔和服色,崇尚黄色。
因此,汉武帝固然也就成了第一个正式穿黄色龙袍的天子。汉武帝虽然提出要崇尚黄色,但似乎并不真正重视。
其时,汉武帝虽然做了黄色的龙袍,但也保留了红色的龙袍,而尚赤的传统在朝野和民间继续保留。刘秀建设东汉后,又修正了汉武帝的提法,认为汉朝仍然是火德,就该看重红色。刘秀也召集了一批人展开关于国运的大讨论,讨论的效果竟然把周人尚赤的理论都推翻了,说周朝其实是木德,崇尚青色,而秦朝太短了什么德都代表不了,汉朝是继续周朝的,木生火,所以是火德。
他们一会儿说周朝是火德,一会儿说周朝是木德,一会儿说朝代更迭是“克”,一会儿又说是“生”,足见五德终始说并没有什么客观的逻辑,只不外是迎合政治的需要而已。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局部) 刘弗陵画像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曾作《历代帝王图》,为从汉到隋的十三位帝王画像。在西汉的天子中,阎立本只画了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而刘弗陵同刘邦等前任君主一样穿的是红色的龙袍。所以,有学者提出,汉武帝说尊崇黄色,并非真的认可什么火德、土德的辨析,而是看中了黄色的另一种象征意义即中央的颜色。
凭据五行理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与工具南北中这五个方位是一一对应的,同时又各以赤黄青白黑作为颜色的表征。与中央对应的就是土,颜色为黄色,所以这个颜色就有了“中央”的寄义。天子要坐镇中央,指挥四方,这种思维在周朝的分封制中已经体现得很显着。
《周易》里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孔颖达注疏《周易》,对这句话又进一步解释,说把黄色放在当中,“四支”就是“四肢”,即把四方的事物比喻为人的手足,而黄色“兼四方之色”,就如同中心指挥手足。秦汉帝国时代,舍封国而设郡县,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直接指挥地方的意图越发显着。天子使用代表中央之色的黄色,正可以增强这一意图的体现。
汉武帝是一位聪慧而有作为的君主,约莫是既看到了五德终始说的杂乱之处,又看到了作为五德基础的五行说的可取之处,所以欣欣然地穿上了黄色的龙袍。资助汉武帝认识到黄色的这一层意义的,固然是一众文士,其中孝敬最大的当属宣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董仲舒对汉武帝说,帝王的王,有五层意思:皇、方、匡、黄、往。
董氏在其著作《春秋繁露》里解释说:“皇”是指灼烁正大;“方”是指偏向的明确和道德的正直;“匡”是指统治与宽容,让道德修正天下;“黄”是指黄色,乃是美的象征;“往”是指黄所蕴含的美的资质笼罩四方,使天下完美无缺。黄色在五行中代表土,代表大地,忠臣、孝子的优美品德都是源于土的性质。
土是五行中最高尚的工具,而黄色也是五色中最良好的颜色。董氏的理论影响很大,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为此,现代学者考证,即便在现在,“皇、方、匡、黄、往”这五个字,在中国各地的方言中有的同音,有的同音同调,有的同义,而且都与帝王相关。
董仲舒对黄色的强调,显然就是着眼于其方位的寄义,跟五德终始没什么关系。其实,某一朝代是某种品德的代表本就很难论证,虽然有些人尽心尽力地举例,一会儿祥瑞,一会儿奇迹,但明确人一看就知道这多系疑神疑鬼、牵强附会之说,不外是想要以此来增强老黎民对政权的认可,即现代政治学所谓正当性,效果比力有限。但五行方位之说就比力容易为人所接受,而且实际上在秦汉时就已经被许多人接受。所以,舍品德之说而取方位的意义,对于增强统治而言,效果更好。
推荐阅读:《中国历史的色象》陈鲁南 著 订价:78.00元 ISBN:978-7-5143-8293-8 现代出书社2020年3月出书在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颜色只有五种:赤、青、黄、白、黑。在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中,五色系统与五行理论互为内外,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本书从人文历史的角度阐释色彩,形貌色彩与中国古代文化(包罗政治、历史、文学、民俗、艺术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以历史为珠,以颜色为络,将旧时风物捡拾串起,琴棋书画、诗酒游乐、庙堂宏论、闺阁绮语、花鸟鱼虫、人鬼仙凡……将中国数千年的色象斑驳出现,令人眼花。同时,本书将五色这一政治文化,所被国人所赋予的种种重大、深远、精准而繁复的社会寄义举行解码,从中透视中国历史演进的文化玄机。
本文来源:欧亿体育官网在线入口-www.hkchengwen.com